用“方法+时机”提高钢水综合成分内控率
2017年8月16日

    “小茹,一会儿钢流一形成马上加入微氮合金。”

    “看好钢流,一定要尽量加到钢流上!”

    上午10:26,棒材事业部100吨炉区产线3#转炉正在冶炼HRB400ZT-1。平台上,技术质量科副科长门志刚正在现场跟踪微氮合金的使用情况,只见他一边扶着炼钢镜观察出钢情况,一边对炉长茹继龙叮嘱道。

    原来,由于硅锰等合金价格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上涨,从2016年9月份开始该事业部在HRB400E型螺纹钢上试验使用微氮合金以来,有时钢材性能个别批次存在性能波动且趋于下限,对质量稳定产生影响。于是,该事业部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和总结,抓住微氮合金的加入方法和加入时机这两大控制要点,不断优化微氮合金的使用方法,保证微氮合金充分被吸收且均匀溶于钢液之中,从而保证钢材性能稳定并有所提高。

    “我们以往微氮合金的加入方法是在其他合金加入到一半时再加入,这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氩气搅拌时间,影响其吸收率。另一方面,以前的操作只要确保微氮合金加入到钢包即可,加入位置并没有特殊要求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吸收率。”门志刚说道。

    “终点[C]0.065%。”炉前工刘超跟茹继龙汇报。

    “按照新规定,转炉终点[C]必须>0.07%,否则就得加入脱氧剂调整钢水氧化性。再加两袋硅铝钡锶。”话音刚落,只见茹继龙向钢包内投入了脱氧剂硅铝钡锶。

    “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和总结,钢水最佳终点碳值应控制在0.08%以上,一旦终点碳≤0.07%,较强的钢水氧化性会对微氮合金吸收率造成一定影响,因此新加入法要求一旦转炉终点[C]≤0.07%,加入脱氧剂调整钢水氧化性,保证微氮合金吸收率。”茹继龙接着说道,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心操作,提高自身操作水平。”

    据悉,该事业部通过优化微氮合金加入操作的时机和方法,使提高微氮合金吸收率取得了预期目标值,钢材性能得到稳定提升,钢水综合成分内控率提高到88.1%,环比提高1.9%,稳定了产品质量,提高了客户满意度。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孙巧梅)






菜单隐藏